6月8日,省动物所党委组织党委委员、所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支委,工会、团委和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党员和职工近40人参观新中国第一代长短波授时台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并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
早上大家集合出发,约十一点到达蒲城县,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永法和授时部副主任段建文热情欢迎动物所同志,向大家介绍授时中心授时部的光辉历史和光荣业绩,并陪同大家先后参观了长短波授时台旧址,高级工程师马学义、樊忠和宇文思理等同志讲解及协助。
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在当时是新中国成立后举全国之力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授时台,由中国科学院管理,先后命名为“西北授时台”和“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后陆续增加天文测时系统、原子时基准系统和长波授时系统。蒲城短波无线电授时台的研制建设工程,凝聚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许多科研院所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是当时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该旧址的保护,为以后研究中国授时技术发展史、天文技术发展史、以及无线电技术发展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长短波授时台的建成和发播凝聚了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已成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崇高精神的载体。
随后,所党委召开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第二个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开锋同志领学《光明日报》2021年2月3日刊发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学习材料。
党委委员、所长常罡发言说,我们研究所一定要广泛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100周年宣传教育,激励科技工作者永葆百年初心、牢记“国之大者”。作为研究野生动物的省属科研院所,我们的“十四五”发展一定要紧跟国家规划的步伐,牢牢抓住“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核心要领,以秦岭为主战场,克服恶劣环境,扎根秦岭大山深处,坚持开展长期的野生动物监测工作,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人类健康安全风险,尽快布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测、预防、监测、检测、诊断、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研究,积极应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研究人类活动对秦岭生态系统造成的可能影响,保护这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依托一所一品项目,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一批重要成果。
副所长王晓卫发言,回顾研究所拥有的优势长处,强调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压力,呼吁同志们加强科研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取参与到更多的生物多性调查保护工作中,并建议研究所“十四五”规划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突出方向、平台、人才,同时号召大家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上下齐心,把规划看成大家共同的事业,出力献智,努力实现,扎扎实实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特色贡献。
党委委员、副所长张洪峰发言表示,学习党史要与研究所的历史、研究所的发展、研究所的文化结合起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要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火炬,发扬“能奉献、能合作、能吃苦、能拼搏”的工作精神,为秦岭及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李强、赵虎、付卫伟、曹芳君、马红英、石勇强等同志纷纷发言,畅谈参观授时中心蒲城授时台旧址的感受,表达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大家表示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开锋最后发言,要求大家结合参观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长短波授时台旧址的体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化理论学习为科研行动,做好我所研究所 “十四五”规划布局,在“生态文明发展”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出成绩。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参观留念
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三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