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陕西省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基地/平台

基地/平台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牛尾河野外生态研究基地

【字体:       

Part 1 基地简介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科研院所和自然保护区的优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与陕西省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2022年7月在在宝鸡市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合作共建“牛尾河野外生态研究基地”,在牛尾河周围区域开展秦岭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研究、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调查和健康监测等科学研究,服务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Part 2 专家技术人员简介

金学林研究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秦岭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大熊猫等秦岭珍濒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救护繁育等工作30余年,先后主持陕西省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大熊猫栖息地分类管理研究、大熊猫饲养繁育技术研究、秦岭大熊猫局域种群分子系统地理研究等30多个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秦岭大熊猫保护——巡护监测论文集》、《陕西省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西安市野生动物图鉴》等10余部专著,拟在牛尾河区域开展秦岭大熊猫种群安全研究。

常罡研究员,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野生动物保护与有害动物防控。现任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动物学会动植物关系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陕西省动物学会秘书长。2017年荣获全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全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典型。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王开锋研究员,男,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85-1989、1989-1992在西北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分别上本科和研究生,获学士、硕士学位。1992年7月至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以脊椎动物分类为基础,从事生物监测、动物资源调查等工作,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陕西省攻关、陕西省科学院等项目7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20多部,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编著《陕西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为本保护区基础工作的总结。继续开展动物资源的监测依然是是今后一段时间保护区的重要工作。

李峻志研究员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自1997年起一直从事秦岭大型真菌资源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陕西省科技计划、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9篇,主持编制陕西省地方标准11项,获授权专利8件,主持大型真菌领域科考并参编秦岭水源地、秦岭国家植物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综合调查专著。获2022年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拟开展的工作:大型真菌本底资源调查;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保藏与保护研究;珍稀野生食药用真菌的驯化与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王宇超研究员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

男,1978年12月出生,博士,现任陕西省植物研究所科研中心,研究员,2012年毕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在博士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以博士联合培养形式公派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TUM)林学院学习一年;目前主要从事珍稀植物保护和入侵生态学相关研究;先后主持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陕西社科联专项和陕西科学院科研专项等项目13项,近五年主持累计经费400余万元。同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专项等20余项科研项目,表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篇,其中SCI\EI收录6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授权专利3项。

拟开展的工作:珍稀保护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本底调查;外来入侵物种监测体系建立;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开展防治相关试验

赵青侠博士,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秦岭景观格局变化及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估工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利用遥感和数据分析技术,对秦岭景观格局变化、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进行分析和动态监测,分析秦岭景观格局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变化趋势。主持陕西省科学院项目1项。拟开展的工作:牛尾河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评估及动态监测。

陈东博士,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生态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秦岭矿区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价、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等研究工作,参与编制了《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专项规划》《秦岭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专项规划》和《秦岭野生动植物综合监测站点建设专项规划》,以第一作者在Restoration Ecology、Chemosphere等国际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拟在牛尾河区域开展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廊道成效评估研究。

吴桥兴博士,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研究,重点关注共患性动物传染病在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和人间传播的机制,探索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策略。目前的研究工作揭示了疥螨病是导致秦岭地区斑羚、鬣羚等野生动物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因素,阐明了疥螨病在秦岭地区的流行动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杂志上。拟在牛尾河区域开展犬瘟热、戊型肝炎、疥螨病等疾病在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中的跨种间传播机制,试验不同人为干预策略对野生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