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陕西省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我所有害动物监测与防控研究中心在鼠害防控和动植物协同进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1-10-08 来源:科研管理科 作者:常罡
【字体:       

近日,我所有害动物监测与防控研究中心在鼠害防控和动植物协同进化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nti-fertility effect of levonorgestrel and/or quinestrol on striped field mouse (Apodemus agrarius): evidence from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Effects of mast seeding and insect infestation on predation and dispersal of Castanea mollissima nuts by rodents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of China”“Seed traits and rodent community interact to determine seed fate: evidence from both enclosure and field experiments”分别于20217月、8月和10月在动物学一区Top期刊Integrative Zoology和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在线发表。陈晓宁副研究员、王京助理研究员和侯祥助理研究员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常罡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08531100283)、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014K-382018k-04)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NY-1352021NY-042)等项目的资助。    

在有害鼠类绿色防控研究中,针对传统的化学防控容易引发种群反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天敌二次中毒等问题,探讨了不育控制技术有害动物管理中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前景。该项研究通过结合实验室和野外样地实验,检验了不育剂EP-1(炔雌醚和左炔诺孕酮)及其组分对黑线姬鼠繁殖生理和种群密度的作用。研究发现EP-1的抗生育作用良好,低剂量处理即可产生显著的效果,同时发现EP-1处理45天后实验鼠生育力出现恢复迹象,表明EP-1作用是可逆的,不会对非靶标动物造成危害。野外实验发现放置不育剂饵料样地中的鼠密度均低于对照样地,尤其是亚成体鼠密度,表明不育剂饵料效果优良,更加有效的抑制了鼠类种群的增长,起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在动植物协同进化研究中,团队通过在秦岭南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连续8年的长期野外监测,发现森林鼠类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完好和虫蛀板栗种子,鼠类更加喜好取食虫蛀种子而贮藏更多的完好种子。同时发现种子结实量对鼠类捕食和扩散种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种子结实歉收年,无论完好种子还是虫蛀种子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距离均明显加快和增加,而在种子结实丰收年,鼠类则贮藏更多的种子,并选择性地贮藏更高比例的完好种子。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结实丰收年可促进鼠类对种子的贮藏,使更多的种子逃脱捕食,实现种子的更新和幼苗的建立。

同时,通过结合野外和围栏实验,研究了同域分布的3种啮齿动物与3种壳斗科种子间的相互作用。野外实验发现个体大、种皮厚、营养成分高的种子更容易被啮齿类动物扩散或贮藏,该结果支持了高营养假说理论。同时还发现啮齿动物更喜欢原地取食纤维含量低的种子,而扩散和贮藏纤维含量高的种子。围栏实验发现体型最大的甘肃仓鼠,喜欢扩散和贮藏个体大、种皮厚、营养成分高的栓皮栎种子;体型最小的中华姬鼠喜欢扩散个体小、种皮薄、营养成分低的短柄枹栎种子;而体型中等的北社鼠则喜欢扩散个体、种皮厚度及营养成分均中等的锐齿槲栎种子。研究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不同啮齿动物可能通过贮食行为的分化而共存。    

文章链接:    

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49-4877.12568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112721007209?dgcid=author

3.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49-4877.12596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