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陕西省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

吴晓民

男 / 本科 / 二级研究员

电子邮件:wuxiaomin66@163.com    
邮编:710032
通讯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兴庆路85号

简介

吴晓民,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曾任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40年来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围绕青藏高原、秦岭山区、戈壁荒漠等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系列研究及技术推广,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承担科研项目(近五年)

1.“青藏铁路运营期野生动物通道监测评估”,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项目,52万元(2007年-2011年); 2.“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日本文部省基础研究补助基金,44.82万元(2009年-2010年); 3.“青藏公路对动物资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交通部西部交通计划项目,10万元(2009年-2010年); 4.“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50万元(2008年-2012年); 5.“西城铁路对秦岭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14万元; 6.“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对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方案和施工前期调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15万元; 7.“新建铁路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野生动物影响评价”,铁道部项目,12万元; 8.“保护秦岭野生生态环境研究”,西安市科技局项目,5万元; 9.“陕西省野生动物资源数据库建设”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7万元; 10.“珍稀濒危鸟类和植物繁育技术与示范”,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30万元(2009年-2011年); 11.“汉中城固军民两用机场扩建工程生态调查评价”,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研究中心,6万元(2011年-2012年);

代表论著

1吴晓民、张洪峰,2011,藏羚羊种群资源及其保护,《自然杂志》2011,33(3):143-148 2车利锋、胡罕、吴晓民*,2011,圈养蓝孔雀人工孵化温度的初步研究,《经济动物学报》,2011,15(1):22-24 3张洪峰、王静、吴晓民等, 2011,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4):102-103 4付鹏、张宇、吴晓民等,2011,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有效性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26(2):98-106 5张洪峰、封托…吴晓民*,2011,108国道秦岭生物走廊带大熊猫主要伴生动物调查,《生物学通报》,2011,46(7):1-2 6封托、王静、张洪峰、吴晓民*,2010,自动照相系统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野生动物》,2010,31(3):161-163 7王静、张洪峰…吴晓民*,2010,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现状及分析,《野生动物》,2010,31(3):150-153 8胡罕、车利锋、吴晓民,2010,野生动物养殖标准化研究,《陕西林业科技》, 2010,(2):54-56 9苏丽娜、吴晓民*、张洪峰,2010,凤县林麝栖息地干扰状况分析,《陕西林业科技》,2010,(5):25-29 10车利锋、吴晓民、李涤非,2010,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养,《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0,(2):9-10 11 吕向辉、乔继英、吴晓民*等,2010,孔飞青海马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兽医杂志》2010,12(46): 56-57. 12乔继英、吕向辉…吴晓民*,2010,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形态观察,《经济动物学报》,2010,14(1):9-13 13吕向辉、乔继英、吴晓民*等,2009,主要危害麝类的化脓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寄生虫病研究,《经济动物学报》, 2009,13(2):104-107 14 吴晓民、高美真、李麒麟等,2009,藏羚迁徙对青藏公路的行为适应与保护,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9:113-116 15 吴晓民,2008,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环境亟待修复重建,《科学新闻》,2008,(21):24-27 16靳铁治、吴晓民*、苏丽娜等,2008,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周边主要野生动物分布调查,《野生动物》,2008,29(5):251-253 17 孔飞、王晓卫…吴晓民* ,2008,藏羚的觅食生物学,《生物学通报》, 2008,43(10):10-11 18吴晓民,2007,青藏铁路与青藏高原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科学新闻》,2007年13期:24-26 19 裴俊峰、吴晓民、魏海军等,2007,梅花鹿电刺激采精技术研究,《经济动物学报》,2007,11(2):68-69 20 张洪峰、吴晓民、刘楚光等,2007,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鼢鼠密度与植被种类关系研究,《陕西林业科技》,2007,(1):38-40 21张洪峰、吴晓民、刘楚光等,2007,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殿鼠(Myospalax cansus)密度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7,35:142-144 22 靳铁治、吴晓民、张洪峰等,2007,固原市红庄林场甘肃殿鼠(Myospalax cansus)灾害分析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7,35:138-141 1 《中国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科学出版社 2010年 参 编 2 《西藏藏羚羊》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年 参 编 3 《青藏铁路建设之野生动物保护》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主 编 4 《人工养麝与取香技术》 金盾出版社 2003年 副主编 5 《陕西特种养殖》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主 编 6 《养蛇与蛇产品加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副主编 7 《特种经济动物繁养问答》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参 编 8 《特种经济兽类养殖技术》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年 副主编 9 《观赏动物养殖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参 编 10 《实用经济动物养殖学》 吉林科学出版社 1992年 参 编 11 《貂病防治-附养貉技术》 陕西科技出版社 1987年 主 编 23靳铁治、吴晓民、刘楚光等,2007,固原市红庄林场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7,35:167-170 24 吴晓民、刘楚光、张洪峰等,2007,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区的鼠害治理问题,《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7,35:133-137 25 党蕊叶、权清转、吴晓民等,2007,澳敌隆蜡膜毒饵的制备及效果试验,《陕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07,35:24-26 26 王晓卫、芦竹艳、吴晓民等,秦岭金丝猴的繁殖生物学,《生物学通报》, 2007,42(10):13-14 27 郭敏、吴晓民、任建设等,2007,笼养朱鹮繁殖期的鸣声特征《动物学报》, 2007,53(5):819-825 28王晓卫、李保国、吴晓民等,2007,依据取食优势判断秦岭川金丝猴群OMU的等级地位,《兽类学报》,2007 ,27(4):344-349 (备注:以上为2007年至2011年期间,排在前三位的文章;“*”为通讯作者)

获奖及荣誉

“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青藏铁路工程”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的有效性监测”获得200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获得2008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陕西主要野生动物繁育及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获得2008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学术兼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中心常聘专家。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专家。陕西省自然科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西北五省(区)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经济动物学报编委、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