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English |  陕西省科学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

张红星

男 / 本科 / 研究员

电子邮件:837164197@qq.com    
邮编:710032
通讯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兴庆路85号

简介

张红星,男,中共党员,研究员,出生于1967.10,西安临潼人。199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特种水产专业,2011年获华中农业大学“渔业资源环境与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09月~2012年09月遴选为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举办的“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修。主要从事水生动物保护和养殖技术的科研工作,有丰富的水产养殖知识及扎实的水产养殖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有强的科研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

承担科研项目(近五年)

1. 榆林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Y20D028G18) 2. 陕西省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划调整论证报告编制(Y18D002G18) 3. 西安市第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子项目——西安市两栖爬行动物专项调查(Y16D037E18) 4. 西安市黑河流域珍稀水生动物资源状况调查(Y20D054G18) 5.韩城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Y18D064G18) 6.西安市临潼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子项目(Y19D012G18) 7. 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洽川渔港建设项目对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研究 8. 陕西省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划调整论证报告编制(Y18D002G18)

代表论著

1大鲵MHCⅡB基因SNP位点筛选及与抗虹彩病毒性状关联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03):1047-1053 2雅鲁藏布江多雄藏布流域鱼类资源调查与多样性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08):3468-3474 3大鲵Agout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态性分析四川动物,2019,38(02):121-129 4秦岭山区中国大鲵生境因子的选择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03):1026-1033 5陕西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划调整可行性研究河北渔业,2019(07):25-29 6工程建设对大鲵养殖影响的分析河北渔业,2019(11):42-43+52 7MS-222对大鲵麻醉效果的初步观察淡水渔业,2014,44(01):94-97 8陕西化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10):2262-2269 9稚鲵家庭箱养技术研究科学养鱼,2015(11):40-41 10大鲵腹部手术及术后观察中国兽医杂志,2016,52(10):104-106 11以川陕哲罗鲑为目标物种的水样环境DNA分析流程的优化应用生态学报,2016,27(07):2372-2378 12环境DNA分析技术—一种水生生物调查新方法水生态学杂志,2016,37(05):1-7 13水温对大鲵野外放流的影响初探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06):1377-1382 14池养成年大鲵体重和性别发育与水温的相关性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09):2342-2346 15太白山溪鲵形态特征测量与分析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02):622-629 16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温变化分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04):1505-1510

获奖及荣誉

获奖:1、“秦岭山区大鲵生境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人) 2、“秦岭山区大鲵规模化高效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2010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人) 3、“大鲵生态繁殖及种苗培育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人) 4、“大鲵规模化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获2011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第1人) 荣誉: 1、荣获2020年度陕西省水产学会优秀会员; 2、荣获陕西省渔业协会首届“陕西省渔业科技人员贡献奖”(2014.03); 3、2014年荣获度全国水生野生动物分会2014年度的海昌技术贡献奖; 4、荣获2011年度陕西省全省渔业工作先进个人(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