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一直在路上,与全球保护者同行!一起来看看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贡献!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峰会并指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不怕艰苦、敢于挑战、脚踏实地,发挥专业特色,一直砥砺前行,走在保护前列。自1978年研究所正式成立以来,立足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承担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遗传与保护、经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以及野生动物疾病传播与防治等多项研究任务,同时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截止目前,不论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监测、提供地方咨询服务,还是在珍稀濒危动物基础研究、人工繁育研究、野化放归等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部分研究物种
1)野生动物调查监测研究,助力生态保护建设与决策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秦岭生物资源考察,提出秦岭的保护利用规划。多年来在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及西藏等地开展金丝猴、大熊猫、藏羚羊、麝资源、盘羊、藏野驴、遗鸥、大鲵等野生动物科学考察,实施保护区综合考察30多项,提供野生动物影响评价40多项。由吴晓民研究员带领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中心20多年来围绕道路交通建设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突出矛盾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开发多种技术手段对藏羚羊种群开展调查监测,“我和藏羚羊”纪录片连续多年在央视新闻栏目播出,全方位展现了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在生态保护中的成效。
吴晓民研究员就藏羚羊保护研究接受记者采访
2)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研究,探索动物致濒及适应机制
在大熊猫、金丝猴、林麝、藏羚羊、羚牛、遗鸥、朱鹮、大鲵等物种的保护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和动物适应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灵长类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以行为生态为基础深化理论研究,以生态旅游为主体做好地方智囊角色,树立金丝猴研究、保护、利用相结合的典范模式,打造了一支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灵长类团队。水生动物养殖与保护研究中心多年来承担多项两栖爬行类、鱼类的资源调查与监测,以保护大鲵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紧紧围绕水生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化与繁育、规模化养殖方面开展研究,成功繁殖扩大种群,试验点遍布陕西,至今陕西在繁苗总量和养殖总量上占全国的60%以上。这些成果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保护策略、方针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晓卫研究员做客陕西大型融媒体直播栏目
张红星老师就大鲵繁育技术接受采访
3)经济动物繁育与野化放归,助力濒危动物的种群复壮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林麝保育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在省林业局牵头组织下,首次放归了13头林麝,2019年监测到放归林麝的带仔育幼,标志着成功实现了林麝的野化放归,该事件2017和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动植物保护事件之一。此次野化放归的成功在种群复壮研究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实现首次林麝野化放归
同时,灵长类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与西北大学在金丝猴野外种群恢复方面近年也做出一定成绩。通过相关的生物学手段,如疾病监测、营养策略分析、生境修复等技术体系,能快速、大幅增加一个野外群体的数量。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从野生到动物习惯化的近距离观测识别技术规范。为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周至国家自然保护区、黄柏塬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及甘肃地区金丝猴种群的习惯化、近距离识别提供技术支持,使这些地区能够开展行为生态学、遗传学等保护研究工作。
另外,陕西省动物所与陕西师范大学开展合作,相继在朱鹮的人工繁育、野化放归方面也取得很好成绩。在陕西省林业局组织下,2013和2015年连续两次在秦岭以北铜川耀州放归60余只左右,目前已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繁育个体已达100多只。
朱鹮野化放归训练
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在濒危动物的繁育与放归等相关工作中,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及规范,下一步将为珍稀濒危动物的野化放归、种群复壮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助力。
4)有害动物防控治理研究,助力地方脱贫
有害动物监测与防控研究中心在秦岭南坡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10年关于秦岭地区啮齿动物和植物种子协同进化的研究工作。对常见的四种壳斗科树种(板栗、锐齿槲栎、栓皮栎和短柄枹栎)进行了10 年的种子雨密度监测和野外扩散调查,同时对常见鼠种(岩松鼠、北社鼠、中华姬鼠、甘肃仓鼠等)进行了长期的围栏行为的观察。针对秦巴山区中草药种植发展中的鼠害防控问题,研发了新型的无公害免疫不育饵料,在陕南镇巴县建立了陕西省首个“中草药种植鼠害生态防控技术研究工作站”,通过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研发不育饵料防控鼠害
5)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宣传,科学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营造全社会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进行科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及科普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陕西省唯一专门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单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普及动物科学知识,近年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举办了“万人进校园”、“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融媒体”、“我们与藏羚羊”、“生态廊道建设”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从科普、探秘、保护的角度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影响力,彰显了在生态保护中贡献的力量。
所长常罡就气候变化下的野生动物种群监测接受记者采访
举办科普进校园活动
6)建立野外研究监测基地,助力西北地区生物保护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努力与积累,已建立凤县林麝养殖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佛坪秦岭珍稀保护动物野外研究基地、宁陕大鲵野外科学研究基地、镇巴县林麝繁育研究基地等野外科研基地。以秦岭野外基地为依托,科研积累为基础,开展了野生动物濒危机制、繁育、野化放归、有害防控、监测技术创新等系列工作,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研监测基地
此外,大熊猫保护研究、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动物监测、鸟类多样性监测、昆虫多样性与害虫防控、动物分子生物学开发、经济动物养殖与利用、遗鸥生态学保护团队持续开展了多项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工作,以探索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与生态安全。通过多年的积累,突破了种群调查环境DNA技术,建立了害虫可持续防控技术规范,参编了多项鸟类著作,以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助力经济动物繁育开发、野生动物疾病检测及野生种群遗传谱系建立。这种种成就都彰显了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方面面的成就,一直以来都在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经过多年的生态学、动物学保护研究者的共同努力,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完成并出版《秦岭兽类志》、《秦岭鱼类志》、《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秦岭昆虫志》、《中国羚牛》、《中国麝类》、《朱鹮春秋》等专著近50部,发表论文2000余篇,获得各类奖项47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21项。
出版著作及获得奖励